
11月15日,生命科学学院“河南省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联合培养与实践工作坊”60余名师生赴光山县晏河乡帅洼村,开展了一场以“科教融汇,实践育人,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研学活动。我院党委书记李刚、院长饶本强、工作坊各分坊负责人、帅洼村干部群众代表共同参加本次研学活动。

在田间地头,工作坊科教融汇小组的师生们上了一堂专业与生态结合的实践课——土壤生态检测与样本采集。同学们以帅洼村稻田和茶园为实践场,开展全流程专业操作:划定采样区域,分层采样,同步记录,初步测定,深度检测。“以前只在实验室做过土壤实验,今天在茶园里亲手采样,才真切感受到土壤健康是生态与产业的双重基础”。参与实践的同学纷纷表示,专业技能落地乡村场景,让知识有了更鲜活的价值。同学们表示,后续将把土壤检测数据整理成报告,为帅洼村茶园生态管护提供参考;同时会把这次实践中的生态观察、专业思考融入未来的教学与科研,以师范生的身份传递“生态保护+专业赋能”的理念,助力乡村生态与产业的双向振兴。

工作坊乡村调研小组师生围绕“生态、产业、文化、人才、组织”五大振兴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全方位的乡村振兴调研活动。同学们通过深度访谈村干部、实地走访村民、亲身体验乡村建设成果等形式,多角度地探寻帅洼村从昔日穷山沟蝶变为今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振兴密码”。调研中,同学们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有了直观而深刻的认识。通过考察村内的专业合作社、精制茶厂和红薯粉条生产线,了解到当地通过电商、抖音等平台将土特产销往全国,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调研中发现,帅洼村独特的“两当四心”治村理念,给师生们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村支书胡善信,一位扎根农村47年的“老支书”,其一生坚守的为民情怀和“三不一公开”的务实工作作风,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让大家深刻感受到基层党组织的强大凝聚力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调研还发现,帅洼村的成功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和组织的保障。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和规范的“小微权力”运行机制,赢得了村民的高度信任,形成了干群一心、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以上这些调研成果,为生物科学专业的同学们思考如何将专业知识应用于现代农业发展与产业创新提供了鲜活案例和实践经验。
工作坊公益小组的同学们走进帅洼村,用双手清理乡村垃圾,用专业知识守护老人健康,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暖流。同学们来到帅洼村千鹅冲村民组,手持垃圾袋、夹子等工具,不怕脏、不怕累,弯腰俯身细致清理每一处卫生死角。随后,同学们为村里老人测量血压,详细记录血压数据,结合老人的身体状况给出科学的饮食、运动建议。同学们纷纷表示,走进乡村才真切感受到基层农民的需求,能用所学知识为村民做点实事,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此次帅洼村之行,不仅让师范生工作坊的学子们在实践中深化了专业技能,提升了师范生综合素养,更是一堂生动的、行走在田野乡间的“大思政课”。工作坊师范生走出校园“象牙塔”,踏入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将理论知识与乡村实际相结合,不仅增强了对国情、农情的了解,更激发了对“三农”事业的热爱与责任感。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帅洼村的奋斗故事和振兴经验融入未来的学习与教学中,立志扎根祖国大地,为服务基层教育、助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此次社会实践研学活动的开展,是生命科学学院在提升河南省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工作坊建设水平、探索师范生素质教育新路径迈出坚实而重要的一步。对于进一步提高该院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的人才培养质量,扎实推进“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佳旭 李玉珠/供图 彭波/供稿 代亚锋/审稿 饶本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