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4日,河南省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联合培养与实践工作坊第六坊的五名师范生,在吴昊副坊主的带领下,赴信阳市第九中学东校区开展“问道课堂”教学艺术观摩与研修活动。作为“河南省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联合培养与实践工作坊”系列活动的关键一环,本次活动以课堂为镜,展开对“师道”的深刻追问与实践探索,旨在通过沉浸式观摩与深度研讨,切实锤炼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
在信阳市九中教师的热情引导下,工作坊师生首先漫步校园,感受其浓厚的育人氛围与现代化的教学环境。随后,大家一同走进了该校生物教研组组长王晓冉老师的示范课堂,观摩课题为“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王老师凭借深厚的学科功底与娴熟的教学艺术,呈现了一节精彩纷呈的生物课。她巧妙运用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将人体四大组织的结构与功能清晰呈现;更通过形象的身体演示和富有启发性的小组讨论,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理解组织、器官、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整堂课逻辑严密、深入浅出,将抽象的结构知识化为直观可感的认知图谱,不仅高效地帮助学生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更在积极的师生互动中润物无声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与探究能力。

课后,工作坊成员与王老师围绕观摩的课堂内容展开研讨。同学们结合观摩体会与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提问,王老师也一一作出了耐心细致的解答。王老师指出,要注意控制讲解内容的量,并建议通过多次练习来把握讲课节奏。随后,王老师向大家推荐了希沃白板这一教学软件,并鼓励大家学习使用AI工具辅助教学。同时强调,课堂环节的衔接同样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提升。工作坊的郭雨蕾同学则担心自己在课堂上使用的术语可能超出学生认知范围,导致学生难以理解。王老师建议,应平时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知识基础和接受程度。王欣楠同学结合自身学习经历提问:“如何通过课堂教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价值观以及生活态度?”王老师提出,可以通过实验设计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借助对生命现象的讲解,引导学生体会到生命的珍贵。通过此次研讨令大家受益匪浅,也为同学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启发。

为期一段的教学观摩活动已近尾声,这段在教学实践中沉浸式学习的时光,为师范生们搭建了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桥梁。在教学名师的悉心指导下,大家深度参与课堂教学、教研研讨等真实教育场景,不仅直观汲取了优秀教师的教学智慧与育人经验,更在实践打磨中明晰了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方向,专业素养与职业认同感得到双重锤炼。
此次教学观摩不仅是一次技能的充电,更是一场教育理念的碰撞与融合,有效拉近了师范生与一线教育现场的距离,为未来走上讲台筑牢了根基。未来,师范生成长工作坊将持续深耕实践育人模式,推出更多优质研修活动,助力每一位师范生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成长为兼具爱心、匠心与责任心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吴昊/供稿 代亚锋/审稿 彭波/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