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推动生物科学专业实践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引导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以专业技能赋能乡村生态保护,我院“河南省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成长工作坊”第六坊师生一行,于11月15日赴光山县晏河乡帅洼村,开展“科教融汇,科技惠农”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在田野间上了一堂专业与生态结合的实践课。
抵达帅洼村后,师生们首先走进村域生态核心区,目之所及是覆盖率超90%的茂密山林,房前屋后的“五小园”(小茶园、小菜园、小果园等)串起宜居图景。通过与村干部座谈,师生们了解到,帅洼村多年来坚持“生态筑基”,从荒山造林到环境整治,逐步构建起“小园连大园、小景连大景”的生态格局—这也让大家更加期待用专业检测,揭开这片土地的“生态健康密码”。

本次实践的核心环节聚焦“土壤生态检测与样本采集”,师生们以帅洼村稻田和茶园为实践场,开展全流程专业操作:依据稻田和茶园地形与植被分布,选取5处代表性采样区域,确保样本覆盖稻田和茶园不同生态位;采用分层采样法,采集了0-20cm耕作层土壤,同步记录采样点的海拔、植被长势等环境信息;使用便携检测仪器,对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含水量等指标进行初步测定;将采集的土壤样本分类装入无菌密封袋,标注采样信息,计划带回实验室开展重金属、微生物群落等深度检测。“以前只在实验室做过土壤实验,今天在茶园里亲手采样,才真切感受到土壤健康是生态与产业的双重基础”。参与实践的同学纷纷表示,专业技能落地乡村场景,让知识有了更鲜活的价值。
此次调研中,师生们不仅用生物科学专业技能触摸到帅洼村生态文明的“肌理”,更深刻理解了“生态筑基”对乡村发展的支撑作用。同学们表示,后续将把土壤检测数据整理成报告,为帅洼村茶园生态管护提供参考;同时会把这次实践中的生态观察、专业思考融入未来的教学与科研,以师范生的身份传递“生态保护+专业赋能”的理念,助力乡村生态与产业的双向振兴。
吴昊/供稿 彭波/审稿 饶本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