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我院2023级生物科学专业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师范生成长工作坊活动。活动以“探究茶油饼干的制作与营养价值评估”为主题,将教师指导、科学研究、地方资源利用与食品安全教育融为一体,为师范生带来了一堂鲜活而深刻的实践课。
在工作坊中,我院教师张伟及其科研团队在“高活性茶多糖提取”与“油茶知识产权布局与成果转化”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直接引入实践教学现场。同学们在教师指导下,亲自动手,以产自大别山区的联兴茶油和团队自主研发的食品级茶多糖为主要原料,开展茶油饼干的制作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从精准称量原料、调配配方比例,到控制烘烤温度与时间,师范生们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化身为主动的探究者。他们严格遵循从“选题-实验-分析-结论”的完整科研流程,不仅成功制作出色泽诱人、香气独特的茶油饼干,更围绕饼干的营养成分、感官品质以及茶多糖的功能性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初步评估。
“过去我们只在课本上学到多糖的功能,今天亲手将它做成饼干,并思考如何让它更健康、更好吃,这种感觉太奇妙了!”一位参与工作坊的同学兴奋地表示,“这让我们对生物化学、食品科学的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也真切感受到了科研的乐趣与严谨。”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实现多维能力提升。本次工作坊活动是生物科学专业教学改革的一次成功探索。通过项目式学习(PBL),学生们在“做中学”,显著提升了科学探究、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团队协作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地方特色资源(信阳茶油)相结合,针对“降血糖营养健康食品”这一现实需求进行产品设计与创制,有效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探索师范生培养新模式,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对于科研团队,此次活动成功实践了“名师+项目+实践”的师范生培养新模式。2023级生物科学三班张淑田同学认为,将前沿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案例,让师范生早期接触科研、了解产业,对于培养未来既能教书育人又懂科学研究的“双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传播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本次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工作坊以信阳本地的联兴油茶资源为切入点,通过学生实践,有效推广了茶油的营养健康价值,普及了食品安全知识。这既是学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动体现,也是一次成功的科普实践活动,引导公众关注健康饮食。
此次工作坊活动的顺利开展,推动师生在深化师范教育改革、促进产学研融合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学院将继续推动科研成果反哺教学,让更多师范生在科学探究与实践创新的沃土中茁壮成长,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和服务地方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张伟/供稿 代亚锋/审稿 彭波/审核